全球聚焦:什么时候该说「我能行」?
来源:辉哥奇谭     时间:2023-06-17 19:10:59

「配图摄影 by 辉友志林」

CC@辉哥奇谭知识星球,提问:


【资料图】

辉哥,人应该怎么更好内观自己的状态呢?

我发现最近在职场有个问题,就是往往因为对自己的状态缺乏了解和觉察,导致自己过得很痛苦、工作上也让别人觉得很不ok。

举个例子,比如自己明明很累了,但还跟自己说「我能行」,实际上身体又不行。比如这个任务可能不太适合自己的能力模型,但又跟自己说「我能行」,好像要证明自己似的、或者不好意思拒绝,就觉得自己能行,但实际上做起来困难重重。最后就导致自己很难受、别人也不满意。

所以我在想这是不是本质上因为缺乏对自己的觉察?可能我也不是故意要折磨自己,但我们就是对自己无论是身体、心理还是能力模型上都缺乏了解,导则我们最后可能会勉强自己、坑害自己。

辉哥怎么看这个事情呢?谢谢!

我们对自己能力边界的了解,是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得出的。当我们在尝试新的事情时,碰到很难逾越的障碍时,我们才会深切意识到:原来这是我能力的边界,但如果没有尝试,就很难知道这一点。之前和大家分享过「黑格尔的小鱼」的哲学故事(文章链接:),在我看来,这个故事的核心道理就是:「我们经由痛苦,知道自己的边界」,在此之前,都是处于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」的状态。

所以,不必对于自己说「我能行」的行为过于后悔,每个人都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来的。而且,在我们说「我能行」的时候,其实有些事情的确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,而不是事事都做不到。如果从来没有尝试,根本不敢举手,这才是要避免的事情,因为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更加保守地面对挑战,来让自己的「胜率」提升,但更可能的事情是我们习惯于让自己长期在舒适圈躺着,这会大大限制我们在未来的成长空间。

即便是对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,其实也有两种可能:一种可能是它的确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,再怎么努力都无法完成,那么我们以后远离即可;另一种可能是虽然我们现在做不到,但是经过多次尝试,我们逐步提升并最终完成挑战。这对我们无疑是一种胜利,因为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「我不能」变成了「我能」。这种感觉,就像是村上春树开始跑步一样,一开始跑一公里都气喘吁吁,但随着持续运动,居然能一口气跑五公里,十公里,直至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,并乐在其中。如果村上春树不开始第一次尝试,又怎样能变成一个每日奔跑10公里的写作者?

当然,稳妥起见,每次在主动接受新的挑战之前,可以评估一下这次挑战的难度。确保难度不要超出自己当下能力太多,最好与之前的经历、经验有一定的相关性,而不是完全无关。这样的话,当你真正面对这些新挑战时,不至于一下子到了恐慌区,从而得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胜率。这对于建立信心,打造个人的口碑,是很有帮助的。

当然,这件事如果继续深究下去,其实与「核心竞争力」有关。与企业一样,每个在职场的朋友,如果希望在职业中取得长期成功,都需要逐步发现自己的「核心竞争力」,并持续围绕「核心竞争力」做选择。所选的任务,最好由自己的「核心竞争力」所支撑,而完成这个工作,又可以进一步强化自己的「核心竞争力」。关于这个话题,我在几年前一次知乎的分享中谈过(知乎live: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的优势?),也在知识星球的语音中有过分享(见文末),可以参考。

相关文章:上一篇:

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文中提及的「如何做自我剖析?」

从很多辉友的提问中,我发现一个共性问题:很多朋友对自我的认知不够清晰。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,也不知道有哪些关键的特点。这会带来很多问题,比如在很多人生关键的选择上会遭遇困难,包含感情、职业等等。这体现出部分朋友在自我剖析方面做得不够。

希望大家听完这篇语音后,可以给自己当下的特点做一次全面的扫描,建立快照。一方面,当下的特点很大概率会延续终生;另一方面,如果需要具备新的特点,或者需要改掉旧的特点,其实也是可以的。我在语音中会重点说明这一点,大家尤其要留意。祝大家都能不断地认识自己,发展自己!

收听方法:扫描下方二维码。

(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)

点击「阅读原文」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5000+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(请续费会员也点击「阅读原文」完成续费)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